8月29日,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海西州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着眼培育体现海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围绕产业“四地”建设,着力构建“浓油重盐型产业”与“风吹日晒型产业”发展并重的新格局,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盐湖产业加快升级,坚持资源综合利用、数智赋能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力,攻克了盐湖提锂等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主导和参与制订盐湖产业标准195项,启动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建设,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钾肥年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碳酸锂占20%以上、纯碱占15%以上,镁系产品独占全国高端市场。
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壮大,国家第一批大基地项目建成并网,第二批、第三批项目加快建设,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基地开工建设,推动锂电、液流、压缩空气储能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抽水蓄能等调节性电源及配套750千伏、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清洁能源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光伏风电新能源装机2577万千瓦,占全省的50.6%,绿电赋能产业绿色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海西“青甘大环线”重要节点优势,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态培育、服务质量提升“三项行动”,成功推出黑独山火星探险、走进“天路”感悟红色精神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上半年,全州接待游客786.17万人次,同比增长23.1%。
绿色有机农畜产业稳量提质,安排州级扶持枸杞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5亿元,持续推动枸杞产业集群建设,枸杞种植面积43.6万亩(1亩≈0.067公顷)。累计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9个,绿色有机食品企业118家、产品664个,“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196.75亿元。
同时,加快布局算电协同绿色发展,申报算力规模24600P;开工建设全球最大的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大口径多功能光谱望远镜等5台望远镜加快建设。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