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8日讯(记者 张艳玲)“交叉执行目的是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在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在会上介绍,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
交叉执行工作推行一年半以来,人民法院通过交叉执行化解了许多重案、难案、骨头案,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文俊表示,今年,最高人民法院聚焦200件小标的涉民生、涉执信访和带财终本案件,着力进行案件化解;借鉴法答网、案例库在统一法律适用、强化条线指导方面的积极作用,编发交叉执行问答,指导实践;发布今年首批(累计第五批)10个先进典型案例和10个追责案例,推广各地先进经验,倒逼执行规范提升,力争实现“发布一案、教育一片”。
记者注意到,2024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2024年,执行工作历史性地实现“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修复人次上升,首次执行案件数、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及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次下降。
黄文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立审执协调”机制运行顺畅,打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财产变现效率提升。
继2024年保全案件同比猛增30.8%后,今年一季度延续了同比增长34%的良好势头,环比逐月递增,人民法院内部的“立审执协调”机制已经成型。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十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
另外,一季度,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量9.82万件,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成交率64.54%,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一季度,执行完毕率44.32%,执行到位率56.74%(较去年分别增长4.19和2.45个百分点),双双保持高位。同时,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72天,环比稳步缩短。
黄文俊强调,最高人民法院将用三年左右时间持续推进执行工作规范提升。包括进行重点问题排查整改,规范创优活动,落实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三年不是‘一阵风’,更不是搞特殊执行、特别执行,而是从日常抓起、从经常做起,以常态化求长效化,以一支健康、文明、优良的执行队伍扛起‘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担。”
编审: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