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通讯员 杨发俭 李晓婷
当数字化浪潮与志愿服务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张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给出了生动答案。自2023年11月上线以来,该平台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将志愿服务的供需双方紧密相连,让志愿服务在张掖大地“燃”起来,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强劲引擎。
“云”平台上线后,张掖市积极推进平台建设,从建好志愿者队伍、建立活动长效机制、推广落实“五单制”等方面入手,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至2024年12月底,平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3080个,注册认证志愿者18.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其中民乐县、临泽县志愿者注册占比分别达到全县总人口的30%和20%。
党员干部志愿者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行业志愿者在城乡公共区域、重点部位常态化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还开展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便民利民、扶弱助残、扶贫帮困、治安维稳、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万场(次),累计服务时长200万小时,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次)。
“云”平台还实现了服务供需的精准对接。通过实施“群众点单—队长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兑单”的“五单”机制,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让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更加精准,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最“末梢”。2024年10月,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运行数据显示,张掖市级“云”平台活动发布位居全省前列。
张掖市农科院文明实践“云”平台管理员吴海燕介绍,自担任管理员以来,她每周都要根据单位安排做好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策划、活动发布、志愿者招募、服务时长统计、活动宣传等工作。一年多来,市农科院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创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及群众需求,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5场(次),服务时长1.4万小时,在市直部门单位中居于领先位置。
张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的成功上线运行,为全市志愿服务活动注入了强大动能,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让文明实践在张掖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