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灵台: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0:37:00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集散地”。连日来,灵台县梁原乡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万家、解难题”行动,用“铁脚板”踏遍村社角落,让“心头事”即知即改,把“隐患点”消除在萌芽,以“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提升。

“走出办公室,走进农家院,坐热小板凳,听清心头话,解决真问题。”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用‘铁脚板’走实民生路,用‘真感情’解开千家结。”会议桌上,责任分工表如同“军令状”,将责任精准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肩上,由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两委”包户,一场以脚步丈量民情、以汗水化解民忧的实践,在村社各个角落迅速铺开。集中发力、交叉补漏、常态推进,是对行动的整体安排,旨在推动党员干部沉到一线、干在实处、化解矛盾、解决民需。

行动启动后,全乡13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13个排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围绕土地纠纷、借贷纠纷、感情纠纷、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11类重点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

在王家沟村,排查组发现留守老人李奶奶家中房屋瓦片松动,可能存在漏水风险,当即联系村域内瓦匠进行维修;在温家庄村,针对群众反映的社道水渠淤堵问题,乡村干部现场协调挖掘机清淤疏通……全乡党员干部用脚步绘就“民情地图”,累计走访群众800余户,收集问题诉求104条,即知即改率达65%,一桩桩“心头事”被精准定位。

为防止排查“走过场”、整改“打折扣”,在集中排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村与村之间“交叉互查”。大家带着“放大镜”和“挑剔眼”,翻看台账、实地查验、随机回访,对问题整改情况“晾晒评比”。在互查过程中,大家以“新视角”解旧有矛盾,用“硬举措”化信访积案。长期以来困扰付家沟村的庄基地畔纠纷当天就得到化解;朱家湾村村民张大哥也向互查组反馈,“上次反映的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第二天就解决了,现在村里环境清爽多了!”这种“翻旧账”“挑毛病”的互查方式,有效挤压了“纸面整改”“虚假满意”的空间,让“解难题”行动真正落地生根。

“下基层”绝非一时热潮,梁原乡着眼长远,主动构建“常下基层、常解难题”的长效机制,深化乡村“十户联体”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干部“结对关爱”等制度机制有机结合,有力推行“逢四说事 接诉即办”议事协商机制,发挥“四老”队伍调解作用和“梁原好声音”宣传力量。

“现在干部经常来家里问需求,连我家孙子上学的事都帮忙协调,心里踏实!”王家沟村村民王婶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梁原乡以脚步缩短距离,用真心赢得信任,于细微处求解治理大课题,正走出一条党群同心、共治共享的坚实路径。

干部脚下沾泥土,群众心里才不堵。灵台县梁原乡通过这场“走心”更“走实”的行动,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问题”,更织密了基层治理的“大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记者 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