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过,人一生切莫辜负好时光。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不少,不增不减,不快不慢。
唯有积极把握时间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生活才会充满激情。不虚度,不妄为,脚踏实地,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拥抱生命里的每一个瞬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青春时光对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然而,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还真不少。
(一)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劝君不要只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珍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诗句中带着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旋律节奏充满快慢缓急,形成了优美的韵律。诗中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是热情奔放的真情流露。
“金缕衣”本是华丽贵重之物,作者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贵如黄金总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美好青春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
(二)
《长歌行》
朝代:上古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光阴是一去不返的,因而劝人要珍惜青春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叹,鼓励人们须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才能有所作为。
诗中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鞭策着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催人奋起。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诗歌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人生如果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来世间一趟。诗中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三)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朝·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青壮年时期肯下功夫,到老了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毕竟还是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注重亲身实践。
这是一首教子诗。做学问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后两句,诗人是告诫孩子,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人不能死读书,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要尽全力打好知识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四)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作为有志者,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在青年时要不停止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五)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就绿了。转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却已经发黄了。
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劝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