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延续强制分红机制,上交所首批自由现金流ETF——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903)4月7日重磅首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8:09:00    

作为上交所首批自由现金流策略的ETF,摩根基金旗下的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903)将于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8日公开发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人民币80亿元。

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所跟踪的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是从沪深300指数样本中选取5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300指数样本中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据中证指数官网显示,截至3月31日,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的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为能源(31.8%)、工业(19.81%)、通信服务(11.71%)、可选消费(10.33%)、主要消费(8.65%)

图源:中证指数官网;更新日期: 2025-03-31

相较于首批自由现金流ETF产品所跟踪的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和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剔除了金融和房地产行业,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在能源、工业、可选消费和材料等板块,有助于降低单一行业的风险暴露

成分股方面,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从沪深300样本股中选取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50只股票,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则选取沪深北交易所中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强的100只股票,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成分股数量较少且集中度较高,能够更好地聚焦于优质核心资产

截至3月31日,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移动、宁德时代、美的集团、中国神华、长江电力、五粮液、中远海控、陕西煤业。

图源:中证指数官网;更新日期: 2025-03-31

从近一年的表现来看,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在区间涨跌幅、平均收益率(年化)、以及股息率(近12个月)上均跑赢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和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具体来看,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

  • 区间涨跌幅方面: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近一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盘)上涨8.77%,跑赢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近4个百分点,跑赢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超过2个百分点;
  • 平均收益率(年化)方面: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近一年来(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盘)的平均收益率(年化)为11.18%,跑赢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超4个百分点,跑赢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超过2个百分点;
  • 此外,股息率方面,截至3月31日收盘,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的股息率(近12个月)同样高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图源:Wind金融终端;更新日期: 2025-03-31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监胡迪表示,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聚焦自由现金流因子,优选盈利质量高的公司作为成分券,通过自由现金流加权,行业分布上剔除金融、地产行业,偏向现金流稳定的成熟行业板块,分红潜力大。自由现金流是红利分配的基础,但更侧重企业内生增长能力,而红利策略侧重股息分配结果,两者行业分布有一定互补。此外,自由现金流与科技板块相关性低,可作为平衡成长股底仓工具。

此前,摩根资产管理旗下“A系列”ETF推出定期强制分红机制。作为摩根“红利工具箱”的又一新成员,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也在基金合同中约定,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ETF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正时,会强制分红,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有了季度强制分红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投资者更加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更坚定地践行长期理念。

据媒体报道,在业内人士看来,自由现金流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筛选工具,帮助他们识别更多优秀的投资标的。一方面,自由现金流是企业在满足资本支出后可用于分红、债务偿还和再投资的现金流,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另一方面,自由现金流较高的公司通常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入,有助于投资者在评估公司价值时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风险。

公告显示,基金费率方面,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903)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分别为0.5%、0.1%。借助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投资者可更加便捷地参与到高自由现金流企业的投资中,分享这些优质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同时也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金公司表示,考虑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尚处于修复及改善阶段,叠加海外贸易政策和地缘等不确定性,基于基本面出发的自由现金流策略可能是中期较为合适的选股策略之一。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