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何乐 谢映波
春日的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颉家村,一片片原本低效的老旧果园正焕发新生。在连片改造后的果园里,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栽种开心果苗木。这一从“低产花椒园”到“高效开心果园”的转型,不仅是当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更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在新兴镇颉家村北山片区的田地里,大型挖掘机、犁地机来回作业,在果业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地群众分工明确进行挖坑、浇水、施肥、覆膜工作,随着一棵棵优质开心果苗栽种下去,往日低质低效的果园正加速转型升级。
“我有4亩多花椒树,现在全部改建成开心果园,技术、树苗、地膜全部是村上提供,3年以后我就能见到收益。”看着自家的低效果园种上了优质开心果苗,村民颉二伟对自家的新果园充满了期待。
据悉,新兴镇颉家村的果园为多年老树,产量逐年降低。为提高群众产业收入,今年,颉家村将果品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强村富民的“头号工程”来抓,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20万元,300余亩的标准化开心果园终于在本村安家落户,让村上看到了广阔的果业“钱”景。
新兴镇颉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颉永强介绍,果树结果后,每年将吸纳周边务工群众100余人,亩产达到1.5万元以上,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农户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甘谷县的开心果种植能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省科技厅引进一批开心果苗在全省试种,唯有甘谷凭借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试种成功,现有结果开心果300余亩,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现保存28个雌株品种,3个雄株品种。
今年,新兴镇颉家村300亩标准化开心果示范基地的建设,标志着开心果种植从“试验田”到“示范园”的重大转变,果业部门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确保开心果种植“种一片,成一片”,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今年,果业中心在新兴镇颉家村进行低质低效果园改造,种植开心果园300亩,我们安排技术人员对苗木的栽植、抚育、后期管护进行跟踪指导,预计3至5年挂果,5年后进入盛果期,产量达25吨,产值达550万元。”甘谷县果品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辛淼介绍,今年甘谷县新兴镇的低质低效果园面积达2000亩,除开心果外,樱桃等特色高附加值果品也在推广种植,推动全镇果品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产业链延伸方向转型。
新兴镇副镇长王东博告诉记者,通过改造开心果、樱桃等果品,逐步由传统的苹果、花椒种类向多元化、高效益的特色产业进行升级,确保群众收入稳步增长。他表示,下一步新兴镇将立足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政策指导、技术支撑和品牌建设,推动果树产业向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从颉家村的田间地头到全县的产业布局,甘谷以科技破题、以改革增效的实践,为黄土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范式。当老果园里萌发新绿,承载的不仅是农民增收的希望,更是乡村振兴路上坚实的产业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