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江枫香溪镇:耕耘“牛事业” 共“犇”富裕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47:00    

阳春三月,当天刚蒙蒙亮,德江县旺盛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唐友松,带着几名工人们驾着三轮农用车到牧草地,为牛儿准备一天的饲料。在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后,满满的一车黑牧草运回牛圈。

养牛,是一项技术活,什么时候打扫卫生、每天什么时候喂饲料、什么时候喂水、秋冬天喂什么,春夏又喂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不敢有一丁点儿怠慢。

德江县旺盛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洞湾村。其合作社负责人唐友松,是当地响当当的“牛人”。

1998年,刚毕业就在当地政府计生股工作,本可端上“铁饭碗”,过上安稳的生活。但不甘平凡的他2000年初,毅然投身煤炭行业,开办了当地第一批民营煤矿。

为了更好地经营企业,他专门前往贵州煤炭工业学校进修学习,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商业思维和管理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煤炭黄金期过后,唐友松敏锐地转向钢材和肥料贸易,凭借诚信经营在当地商界积累了良好口碑。

2008至2010年,他回到家乡担任枫香溪镇枫溪村副主任,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此期间,他尝试经营沙场。

2012年的一次农业考察,他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决定投身肉牛养殖产业......

无论是之前沙场和肥料生意,还是后来的肉牛养殖,唐友松始终不忘带动父老乡亲一起发展,共同“犇”向富裕生活的初心,仅仅从事养殖事业的这些年,在他养殖场上班的就近二十名群众,他们中间有一般村民,也有特殊群众。而村民孙治波就是其中之一。

“这活很轻松,我们都干得来。”孙治波蹲在牧草地里一边割草,一边自信地说着,白天把牛赶出去,天黑前又赶回来,割点牧草,打扫卫生,这些活对我们来说都“拿得住”,最重要的是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到近三千块钱。

为了降低成本,他和妻子商量,决定自己种植牧草,并在养殖场周边流转了800多亩土地种植皇竹草、黑麦草等优质牧草。经过十三年努力,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占地10000平方米,养殖场有希门达尔162头,能繁母牛100头,犊牛25头。

天道酬勤,得益于多年的努力和深耕,以及同行的信任,2020年5月,他被任为德江县牛羊产业协会枫香溪分会会长;2021年11月1日,被任为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正式成为当地肉牛产业的“牛”代表。

“乡村振兴,产业必振兴。”站在牧场的高处,望着郁郁葱葱的牧草地和膘肥体壮的牛群,唐友松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大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宣传,通过示范引领,在肉牛产业发展上鼓足“牛”劲,为推进当地肉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覃冠中 周济 李锐涛

一审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