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些地方在夏日开启“烧烤模式”时,北纬47度的阿尔山市却保持着22℃的清爽。这片被大兴安岭环抱的秘境,正以气候资源为支点,撬动着从“一季游”到“四季火”的旅游新热潮。
2024年阿尔山接待游客576.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3.66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191.42%、183.42%。
那么,阿尔山的气候名片如何“点石成金”?
气候资源的“双轮驱动”:从避暑胜地到康养IP
阿尔山的夏季,81.2%的森林覆盖率与95%的绿色植被构建起天然降温系统,年均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3万个/立方厘米,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绿色氧吧”。
而冬季长达7个月的冰雪期、350毫米的年平均积雪厚度,与不冻河、雾凇等奇观形成“童话世界”,走红社交媒体,吸引大批南方客群;持续稳定的冰雪资源为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等专业赛事提供绝佳赛场,形成“专业赛事+大众体验”的联动模式;冬日温泉,让游客感受“热气升腾、雪花落肩”的极致反差。
这种气候禀赋的独特性,催生出阿尔山差异化的康养品牌。阿尔山将气候资源转化为康养品牌内核。
阿尔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邢天宇介绍,在品牌打造中,当地积极探索“资源融合+体验创新”的发展方式,推出“金歌曼舞・怡养之旅”特色场景,将自然音乐会、民族舞蹈工坊与温泉疗愈结合,为人们提供深度康养体验。全国最大功能型矿泉群被系统开发为温泉疗养、矿泉浴等特色项目,让游客在火山岩地貌间享受含矿物质的泉疗体验。负氧离子“空气维生素”,通过氧心森林浴道、森林牧场等场景,让人们实现身心疗愈。
未来,阿尔山还将引入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提升康养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度,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康养需求客群,建设“气候康养旅居基地”,提供长期康养服务。同时,布局温泉康养、冰雪疗愈等特色业态,让“气候康养”从夏季延伸到四季。
产业升级的“绿色答卷”:从流量经济到“留量”深耕
在阿尔山汽车营地,星空帐篷与林俗木屋在松林中若隐若现,研学团的孩子们正在认真观察火山岩标本;在森林牧场,喂完小鹿的游客准备去南山乡野艺术圈寻找别样的乐趣;在阿尔山氧心森林浴道,人们大口呼吸负氧离子,和大自然深情相拥。这种深度体验的背后,是旅游产品从“看景”到“沉浸”的质变。
阿尔山市文旅体局党组书记韩福乾介绍,以往游客来阿尔山平均停留时长约1.6天,如今随着旅游产业多元发展,森林康养、研学旅行、露营度假、特色演艺等深度体验产品的持续推出,游客停留时间延长到2.5天。随之带来的是阿尔山旅游消费结构的转变:景区门票、基础住宿等消费占比逐年下降,温泉疗愈、森林SPA、特色民宿、潮嗨巷市集等新兴场景消费快速增长,推动旅游从“流量”向“留量”转变,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升级。
当地在发展文旅产业时严守生态红线,一方面对所有旅游项目严格把关,限定开发规模,采用生态建材,确保项目建设不破坏森林、矿泉等生态资源。另一方面,以旅促保,推广绿色旅游设施,全面推广使用环保建材,最大限度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阿尔山市副市长白峰说:“这些举措,让我们的气候康养品牌既有人气,更有底气,让好生态成为最持久的竞争力,让阿尔山守护好‘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称号。”
未来图景的“四季破局”:从清凉夏都到全域标杆
岭上阿尔山,风光四时新。来到阿尔山,可以春赏雪中杜鹃红白争艳,夏游青山林海清爽无边,秋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冬览百里雾凇雪裹千山。阿尔山独特的气候条件赋能美丽的四季风景,从而衍生出丰富的产品业态。
“我们以节庆增卖点、以活动促宣传,做到四季联动、贯穿全年,推动四季旅游热起来。”白峰说。
近年来,阿尔山市推出杜鹃节、登山季、冰雪节等节庆活动,以及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校友经济论坛、路虎大会等论坛,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魅力打卡之城、避暑旅游优选地、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驾游中国”最受欢迎全国自驾旅游目的地等荣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如今的阿尔山不仅把巍巍大山、滔滔林海当做城市名片推向世界,还打造独特的城市风格,“把整座城市当做景区做,把每栋房子当做景点做”,让玲珑小城,一处一景,尽显风情。此外,村、镇也被精心打造成旅游目的地,从白狼景区到奥伦布坎景区,从森鹿驿站到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可谓处处是风景,全境皆可游。
阿尔山——这座同时拥有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和内蒙古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的北疆小城实践揭示着一个逻辑:当气候资源与生态保护、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旅事业必将释放持久生命力。从夏季日均22℃的清凉密码,到长达7个月的冰雪红利,这片土地用气候“金名片”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范式——不是透支自然的短期狂欢,而是守护与创造并存的永续篇章。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