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报》4月13日文章,原题:“痴汉”事件增多,日本努力应对心理健康和文化挑战 日本去年迎来创纪录的3700万名海外游客,成为全球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热门景点人满为患,外国游客在景点或电车上遭遇性骚扰的事件也在增加。英国、加拿大政府已提醒本国公民,在日旅行期间,尤其上下班高峰乘坐拥挤电车时,可能遭遇不当身体接触,即所谓“痴汉”(猥亵)行为。
“痴汉”一词如今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词汇,甚至录入学术论文。不少“痴汉”可能患有一种名为“摩擦障碍”的心理疾病。这种病虽然在全球并不常见,但在日本非常普遍。据警方统计,日本每年报告的性骚扰案件有2000至3000起。然而,考虑到大量未举报案件,实际数字可能高出好几倍。
为何“痴汉”问题在日本如此严重?原因之一是通勤列车极度拥挤,长时间的身体接触为犯罪提供可乘之机;此外,除非情节特别严重,日本刑法通常并不会将“痴汉”行为视为刑事犯罪,仅将其归为违反地方条例并处以罚款。这种宽容态度无形中淡化了这一行为的严重性。
2023年,一位韩国女DJ在日本巡演时遭到粉丝不当触碰,舆论哗然,表明许多施暴者对自身行为的严重性缺乏认知。此外,日本公众对女性身体自主权等权利的认识也远远不够。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社会存在一种“耻感”文化:受害者往往对遭受骚扰感到羞耻,从而不愿发声。性相关问题仍被视为禁忌,这种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剧了受害者的沉默螺旋。对于初高中生等年轻受害者而言,恐惧往往占据上风,令其不知所措,无法当场回应。
在“痴汉”问题演变成更严重的国际丑闻、日本被贴上“性犯罪温床”标签之前,日本政府、警方与铁路公司应该采取切实行动。仅仅挂出“‘痴汉’是犯罪”的海报是远远不够的,缓解列车拥挤、加重惩罚才是当务之急。此外,由于“痴汉”行为往往与心理疾病相关,仅靠惩罚措施无法斩草除根,必须引入心理治疗机制,预防再次犯罪。否则,这一恶性循环将难以终结。
然而,日本目前几乎没有专门治疗该症状的人员或机构。政府需要培养相关专家,建立治疗中心。同时,整个社会也必须提高对女性身体自主权和性骚扰问题的认知。(作者原田隆之,倪可译)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