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抗战老兵们舍生忘死抵御外侮,为国家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其中,湖南籍的大多数抗战老兵已经离世,目前有206位老兵长眠于长沙唐人万寿园抗战老兵陵园。
4月3日,公益组织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们前往陵园祭奠老兵,在陵园里,遇到了同来祭奠的柳华林,他的父亲长沙籍老兵柳元青,于2022年病逝,此前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知名战役。
柳华林向潇湘晨报记者提起自己父亲时,满怀自豪与怀念,“我父亲曾是机枪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无线电兵也是班长,在武装部的档案上,他荣立三等功两次。”
提及父亲在战场上的危急时刻,柳华林回忆,“他在战场上曾经爬到电线杆上用铁丝去接被打断的通讯线路,棉袄都被子弹打得掉了很多块,最后接好了电线维持了通讯,连长夸赞他,说那次战斗因为线路没有中断打了胜仗。”
还有一次战争中,父亲柳元青在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那是他经历过的最激烈的一次战争,他们背着背包,肩上背着米和武器,他前面的战友中弹牺牲了,后面的战友也是,但是他命很大,子弹只擦伤了他的头部。”
柳华林表示,自己自懂事起,父亲就经常讲述战争的故事,谈及这些,柳华林一度落泪,“他的战友牺牲了很多,战争很残酷,父亲经常跟我讲,‘中国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之前与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但他61岁的时候还是坚持把我送去当兵,我也时时牢记父亲的教诲,在部队也立过功。”
柳华林称,自己现在有三个孙子,大孙子才11岁,但如果将来国家有需要,他们也一定会和我父亲一样,冲在最前线。
随后,柳华林到父亲的墓前,为父亲献花、烧纸,并凑近墓碑轻轻低语。墓上记录着柳元青生前所属部队“长沙县抗日自卫团二大队一中队”。
当日上午,湖南老兵之家负责人佘树忠在抗战老兵陵园的纪念碑前宣读祭文,并将祭文点燃,希望能将后辈的绵长思念与崇高敬意带给老兵们。随后,老兵之家志愿者们挨个给每一位抗战老兵献上鲜花。
佘树忠告诉记者,唐人万寿园的抗战老兵陵园是10年前第一家以安葬抗战老兵为主题的免费的墓地,“现在长沙只剩下11名还健在的抗战老兵,他们平均年龄有99岁了,不管是他们在世时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还是他们故去后我们对他们精神的继承,我想这些都不会停止。”
据悉,湖南老兵之家公益组织成立于2008年。在2005年,这个组织的雏形是一群走村串巷的驴友,当时,他们在湖南岳阳的深山里结识了曾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老兵潘振华。
在驴友们认识这位老兵时,老人已失明15年,在山里生活困难,但不愿离开这座深山,因为他的战友们在新墙河一线的一场战斗中,几乎全数牺牲在了这座山里。
驴友们为潘振华送去了不少食品,却在2008年得知了他猝然去世的消息。悲痛的驴友们决定成立一个正式的公益组织,收集仍健在或已经逝去的湖南境内老兵的消息,为仍在世上的老兵提供晚年关怀。
到目前,湖南老兵之家收集了一千多份老兵们的手印,其中部分捐赠给了四川的建川博物馆。湖南老兵之家还给予了每位在世的老兵十分周到的照顾与关怀,其中也包括柳华林的父亲柳元青。在柳元青抱病期间,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不仅帮忙联系医院,接送老人,还时常带着礼物与生活用品去探望,直至柳元青离世,又协助操办葬礼,送老人安然入土。
清明节期间,为了方便市民前来祭扫,唐人万寿园也推出了多项便民暖心举措。湖南唐人万寿园总经理助理范政表示,“我们线上开通了预约通道,市民可以在上面预约乘车,同时有些不便来到现场祭拜的市民,可以在线上预定代客祭扫,市内我们增派了孝心直通车,把运营时间拉长了,同时也在水渡河地铁站增设了接驳车,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在公众号上预约乘车。”
与此同时,园区还为前来祭扫的市民们提供了免费的鲜花、毛巾等祭扫物资,市民有需要可自行领取。范政呼吁,“我们提倡大家文明祭祀,鲜花祭祀,错峰出行。”
潇湘晨报记者段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