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通讯员 董何言 王严
社会治理的根基在于基层,其效能的发挥与诚信建设紧密相连。诚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治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推动高效能治理的能力,聚焦基层治理实际需求,卧龙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组织各镇街道(景区),为全区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开展了诚信建设业务培训,为基层治理强化“信用支撑”。
聚焦基层所需,明确培训核心方向。基层是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亦是信用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阵地。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作为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基层工作者,其对信用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着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为此,卧龙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精准把握基层治理中信用建设的关键问题,将培训内容确定为三大核心板块:一是阐释社会信用体系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使基层干部明确信用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解读中央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和顶层设计,让基层干部掌握工作的政策依据;三是梳理基层信用工作的重点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基层干部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引。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为基层干部开展信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组织实施,保障培训有序开展。为确保培训工作全面覆盖、取得实效,卧龙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培训筹备到具体实施,全程严格把控质量。前期,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包含信用体系基础概念、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培训课件,内容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贴合基层实际;随后,向各镇街道(景区)下发培训通知,要求分管领导与信用专干率先深入学习,再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开展“二次培训”。
各镇街道(景区)积极落实,创新培训形式:部分采用“集中授课+现场答疑”的方式,帮助干部深入理解政策;有的结合网格工作实际,分批次进行“小班化”教学,保障工作与学习两不误;还有的邀请辖区内信用建设先进工作者介绍典型经验,以实际案例促进学习。截至培训结束,全区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形成了“上下协同、全面覆盖”的培训局面。
注重能力提升,凸显培训实际成效。“以往对信用建设的认识较为片面,通过此次培训,深刻认识到其与社区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工作的紧密联系。”一位基层干部在培训后表示。此次培训有效衔接了政策理论与基层实践,切实提升了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
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基层治理需要持续发力。卧龙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动信用理念在基层扎根、信用实践融入日常工作,以“信用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实现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筑牢诚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