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廖光瑜)近年来,在江永县委政法委、县农商行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帮扶下,上江圩镇夏湾村旧貌换新颜,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精准帮扶、创新治理、聚力民生,从“小切口”解决“大难题”,大力推动“驻村”向“助村”转变。
夏湾村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10户1558人,村民多以田地为生,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产业单一,经济发展落后。
县委政法委驻夏湾村第一书记何应盛表示,驻村后他走遍了夏湾村的田间地头和大部分农户,发现村里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
针对夏湾村基础设施不足、产业规模小等现状,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会诊”,广泛听取老党员和致富能人的意见建议,为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发展规划。
驻村以来,工作队先后争取到400余万元项目资金,修通夏湾通往堂尾唯一村道、新建机耕道三条、水渠三条,新建水坝一座、电排二座、抗旱水井一座,扩宽进村公路2000米,新建凉亭、篮球场各一个,清理山塘三个,维修村礼堂一栋。
县农商行驻夏湾村工作队队员汤江波说:“修路以后,村民进出更方便了,农作物抗旱更有保障,村里大家以后办红白喜事场地也有了。”
村民赵文荣说:“现在村里干净多了,以前进村的路坑坑洼洼,现在平整好走,环境也变好了。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会带孩子来这里玩。”
同时,为推进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工作队将引进种植适应当地水土环境的经济作物作为重要抓手。经过考察,发现夏湾村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土层疏松,是百合生长的理想环境,工作队便着手在村里推广种植百合,与此同时,积极对接农业部门,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服务一百多次,通过扩大百合种植规模、改善种植技术,使百合产业逐步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夏湾村村支书唐志红介绍:“我现在种植了约150亩百合,每年收入大概三百多万元,比以前种水稻收入高很多。现在全村已有十多户村民加入,大家一起走上了百合种植的致富道路。”
驻村工作队一方面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一方面着手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村内服务群众实行“组长、片长 、邻长”三长制,组建“乡贤理事会”、“乡村振兴月例会”,化解村内矛盾纠纷五十多处,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五十多次。
县农商行驻夏湾村工作队队员周建全表示:“我们时刻关注着村内‘一老一小’,对村中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老人一有需求,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为老人服务。每年解决老年需求100多件次,上门服务100多次。”
同时还建立“三色预警+三级响应”机制,对困难户分类施策,为10户21人新增低保,推荐35人就业,开发8个公益性岗位,人均月增收1200元。
村民唐琨明说:“多亏工作队帮我申请了公益性岗位,现在每月能挣一千多,在屋里上班又方便。”
通过驻村工作队四年的努力,村集体纯收入由入驻时的3万元增加到6万元,人均纯收入从9000元增加到11000元。
如今的夏湾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动力满满,村子正朝着“村民富、村庄美”的目标大步前行。
何应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聚焦村民需求,提升帮扶精度,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全方位助力夏湾全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