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即使数量小,也有可能构成犯罪,具体判决结果主要取决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判决结果的概述: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
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下,并且没有危害到社会或人体健康,则不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不会判刑,但可能会受到罚款等行政处罚。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建议
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案件的法律适用和可能的判决结果。
积极配合调查:如果被认定为销售假药罪,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以争取宽大处理。
综上所述,销售假药即使数量小,也有可能构成犯罪,具体判决结果取决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建议行为人认真对待,及时寻求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