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别名“离枝”,最早出自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称“离枝”在东汉后改为荔枝。不过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是引用了白居易的说法:“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啥意思,就是说荔枝离开了枝叶,会迅速变质,失去风味。毕竟本草纲目的是记录植物本身的价值,需要严谨。
为啥改成荔枝,个人认为可能是为了显的高端一点,毕竟“离”不太好听也太实在。在古代因为交通的原因运输不方便加上不易储存,一般人是吃不到的,别说古代就是现代北方各大超市普遍出现荔枝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这么珍贵好吃的水果你要是还叫离枝确实显的不够档。
荔现在的释义是,常绿乔木,果实球形,果实外壳有瘤状凸起,熟食紫红色,果肉白色半透明,果汁,味甜美。
荔枝主要分为:
三月红,产自广东新会、中山,因在农历三月份成熟而得名,荔枝肉呈黄白色,核大,口感酸中带甜。
白腊,产地为两广一带,因果肉呈白蜡色而得名。白腊荔枝的种植期较长,一般种植三年后才结果。果肉呈白蜡色,口感爽脆清甜。白腊也是一种中早熟品种,5-6月上市。
妃子笑,主要产自广东、广西,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得名,果大、肉厚、色美、核小、味甜。5-6月上市。
白糖罂,产自广东茂名、高州市等地区,因味道特别甜,就像盛放糖的罂(一种经常拿来盛放白糖的陶瓷容器),所以得名白糖罂。具有果大、肉厚、汁多清甜而带甘蜜味的特点。5月下旬。
桂味,主要产自广东茂名地区,因有桂花味而得名,果实品质佳,核细且肉质爽脆、清甜。6月中下旬上市。
糯米糍,在广东地区有“荔枝之王”的美称,该品最大的特点是甜,糖分多,甜度极高,因口感松软嫩滑似糯米而得名。6月上市。
荔枝王,产自海南,因比一般的荔枝个头而得名,单个大约50g,果皮为红色,果肉洁白晶莹、入口即化。6月上市。
无核荔枝,在海南种植较多,因无核或者果核极小而得名,口感脆爽香甜,比普通荔枝肉多、汁多,甜度更高。6-7月上市。
淮枝,又名密叶、怀枝、槐枝,传说古时有尚书路过岭南,把乡亲送的荔枝抱入怀中,而得名“怀枝”。果肉乳白,口感味甜带酸。是荔枝中的迟熟品种之一,7月上旬成熟。
苏东坡在诗中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到荔枝真好吃,一天吃三百颗,做岭南人我也愿意。苏东坡是在借诗喻事。荔枝虽好吃,但是荔枝中含有的糖分较多,需注意适量和切忌空腹吃,建议不超过10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