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迟日的意思和由来(唐诗中的春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3 10:37:18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的名字是“咏柳”,顾名思义,就是一首以柳树为描写对象的诗歌。这首《咏柳》传唱千古,几乎成为柳树的代言诗了。它究竟好在哪里呢?首先,它最大的特点是构思巧妙。

先看诗的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你看这两句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我们觉得,一个是它写出了柳树碧绿的颜色,写出了柳树亭亭玉立的形态,还有就是它巧用了一个典故,巧用了比拟。“碧玉妆成一树高”从整体上写柳树,“碧玉”在这里用得非常巧妙,一方面可以指柳树的颜色,另一方面又委婉地表现了柳叶的稚嫩。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碧玉”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算作一个典故。在南朝乐府诗《碧玉歌》中有“碧玉破瓜时”一句,所谓“破瓜”就是将“瓜”字破开,成两个“八”字,也就是十六岁,所以“碧玉”指的就是少女。另外《碧玉歌》里还有“碧玉小家女”一句,也就是现在通常说的“小家碧玉”的来源,所以“碧玉妆成一树高”,就是把柳树比作美丽的小姑娘。读到后面,我们就更能知道,诗人笔下的柳树正是二月之柳,刚刚抽叶不久,“碧玉”两个字用在这里妥帖又生动。紧接着,诗人又用一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来进一步写柳树的颜色与姿态。“丝绦”是指用丝绸编成的带子,这句写得也很巧妙。巧在哪里呢?一是形容柳枝飘逸美丽的形态和绿葱葱的颜色,一是和上一句的“碧玉”接上了,说这柳树就像那位“小家碧玉”佩戴的绿色丝带。“万条”自然是夸张的写法,用来表现柳枝的茂盛。另外,“绿”既与上一句的“碧玉”形成呼应,更让我们看到了柳树的勃勃生机。你看,经过这两句这么一写,柳树的形象是不是一下子立住了?

诗歌的后两句,写得也很巧妙,用了一个自问自答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真是别出心裁,柳叶在春天萌芽生长,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诗人却偏偏问它们是谁剪裁出来的,这句问得巧妙,下句答得更可爱,他说裁剪者就是那“二月春风”。如果说前两句诗人的目光还是专注在柳树本身,那么后两句就是把柳树放在了整个春天里,放在了阵阵春风里,一树枝叶摇曳生姿。

在这首《咏柳》中,诗人用生动的笔墨刻画了初春二月的柳树,活泼又生动。虽然该诗没有深刻的思想,但是读了之后,你能感受到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无限喜爱。所以在古代咏物诗中,它也是自成一派、别具风流。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仅仅四句二十个字的《春晓》,为什么千百年来令人百读不厌?我们觉得原因主要在于它的自然——自然的景物,自然的心情,最重要的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春天来了,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鸟语花香,这是孟浩然这首诗重点表现的景象,不过它是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春眠不觉晓”,诗歌起笔就写春天的一次足足的睡眠。春回大地,天气转暖,春天的夜晚也不再是“罗衾不耐五更寒”,因此才有了一场美美的春睡。这让我们想起了苏轼在惠州的时候写下的“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散漫自然,也让我们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胸有成竹。孟浩然的这句“春眠不觉晓”则主要是闲适恬静、欣喜愉悦、自然而然。

紧接着的第二句“处处闻啼鸟”,也是一样的自然。刚刚醒来,还没有来得及四处张望,就已经听到了无处不在的鸟鸣声。如果说“春眠不觉晓”已经满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那么从这句“处处闻啼鸟”中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爱惜。倘若心情不佳,那么早晨听到鸟的鸣叫一定会烦躁不安。唐代诗人金昌绪有一首《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鹂是鸟中的歌唱家,它的叫声婉转动听,非常悦耳,但是在女主人公看来,它是惹人心烦的,因为它的啼叫惊搅了她的美梦,让她无法在梦里到辽西与丈夫团聚。

欢快的鸟鸣声固然让人欣喜,但是作者一想,昨夜的一场风雨,肯定打落了不少春花,这又让他禁不住惋惜起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爱春转到了惜春,言语之中仍然是对春天的喜爱,只是描写的对象由鸟鸣转到了落花,由所闻转到了所思,过渡得非常自然。

一首小诗,抓取了春天早晨醒来时的一个片段,诗人虽然足不出户,但已然领略到春天的美丽,而诗中的景和事都是那样的自然,没有刻意的苦思冥想,没有人为的造作。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个隐逸诗人的生存状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这也恰恰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缺乏的,是现代人所向往的。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回大地,万木复苏,大自然又恢复了勃勃生机。美景实在是太多了,从哪儿下笔呢?记得小时候过年贴春联,常常有一副对联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即“春回大地风光好 福满人间喜事多”。“风光好”三个字概括了春天里的所有美景,权德舆的那首写春分的诗也说“风光处处生”,这都是概括地写,让我们有无限的遐想。所以一提起春天,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煦暖的阳光、和美的春风与无边的花草,于是杜甫写下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日是“迟日”,风是“春风”,春天来了,太阳落山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晚了,白天越来越长了,所以叫“迟日”。《诗经》中有一句“春日迟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春天来了,阳光明媚,煦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切都焕发出亮丽的光彩。杜甫在这里用了“江山”一词,不仅代表着眼前的江河和山岳,而且是一种概括,是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切都熠熠生辉。春天来了,风也不像冬天那么凛冽刺骨、寒气逼人了。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在和暖春风的吹拂下,花儿、草儿特有的气味被送到了诗人那里,闻上去是那么的芳香,那么的沁人心脾。诗歌的前两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形容词,一个是“丽”字,一个是“香”字,一个是眼睛看到的,一个是鼻子闻到的,视觉和嗅觉对照来写,说的就是春光的无处不在,春意的无处不在。

这首诗的头两句是概括描写浣花溪盎然的生机,后两句则像拍照一样,用了两个特写镜头,借燕子和鸳鸯来展现春天带给人们的心旷神怡、惬意与舒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了回来,因为天气变暖,冰冻的泥土融化,归来的燕子又衔起了新的泥土去垒筑它们的新窝。这跟后来白居易所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一个意思。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边的沙地也变得暖和了起来,成对的鸳鸯睡在沙地上,是那样的安静祥和。这两句的中心词依然是两个形容词,即“融”和“暖”,这与前面两句的“丽”和“香”一样,也都是表现春天的美丽。但这两个字重点表现的是诗人心理上的感受,融也罢,暖也罢,诗人并没有亲身去体验,而是通过翻飞的燕子、栖宿的鸳鸯想象出来的。这其实也是一种移情的手法,作者陶醉于眼前的大好春光,于是把这种情感转移到了他所看到的两种动物身上,仿佛它们也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燕子和鸳鸯一动一静两种情形,更是把春天写活了。

过去有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它像小孩子学作的对联,太简单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个字,描写的景物也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正是这些普通的景物,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看到了杜甫眼中春天的不同韵味。一首诗中,有视觉,有嗅觉;有动态,有静态;有全景,有特写。布局如此有章法,哪一个小孩子能达到这种程度?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杭州西湖胜景无限,文人墨客留下的佳作也是不可胜数。这首《钱塘湖春行》,便是众多诗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同时也是白居易写景诗中的名篇。

这首七言律诗最大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章法自然有序,景物描写错落有致,简直把初春时节的杭州写活了。

诗歌的第一句说“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寺”在孤山之上,孤山位于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的一处名胜,有了这两个地点,我们便知道下一句“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水面”指的就是西湖湖面。秋冬水落,春来水升,所谓“水面初平”是指广阔的湖面与秋冬季节相比刚刚涨平,这是初春时节特有的景象,也是辽阔水域特有的景象。“云脚低”是指云朵低低地垂在湖面,湖水浩渺,仿佛与天空飘荡的白云连成一体。这两句以平易的语言勾勒出了西湖的整体风貌。西湖的整体风貌如此辽阔生动,具体的景致又如何呢?接下来的四句,便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关于春天,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莺歌燕舞、花红草绿。白居易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四句诗中就写了莺、燕、花、草。莺是“早莺”,所以才只有几处而非处处,燕是“新燕”,所以说是“谁家”而非“家家”。四句中前两句是说正在湖畔闲行的诗人看到黄莺争相占据向阳的树枝一展歌喉,归来的燕子开始啄泥筑巢。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初春时节的景象展现得可爱又活泼,诗人的满心愉悦也尽在不言中。四句中后两句写春花刚刚开始渐次开放,所以这里一簇那里一朵开得繁乱,令人目眩;小草刚刚长出地面,高度勉强能够淹没马蹄。花是“乱花”,草是“浅草”。另外,这里还有两个副词,非常值得注意和玩味,一个是“渐”字,一个是“才”字,一个是将要发生,一个是刚刚发生,这也正是初春时节的特点。

写到这里,从整体到局部,西湖的风光都得到了自然生动的表现,尤其是诗中关键的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使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初春时节的典型特征。景物描写已经足够,但人的活动还没有具体提及。于是,最后两句中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西湖的喜爱,并与首句形成呼应,他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两句直抒胸臆,是说自己最喜爱在西湖东面那隐于绿杨阴里的白沙堤上闲行。这两句以前面六句的景物描写为铺垫,抒情水到渠成,清新活泼的风景与诗人的喜爱之情相互映衬,读起来格外动人。用“白沙堤”作为全诗的结语,正好与第一句中的“孤山寺”相呼应,使诗歌的结构更加严谨,言有尽而意无穷。

后人曾评价白居易的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这一点在这首诗中也有生动的体现。一、二句从大处着眼,以寥寥数语大致勾勒出西湖的所在与湖面的辽阔;随后四句又从小处着笔,以精准的语言刻画初春的景致,并通过“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四个词将这些景致串联起来,形成多而不乱的效果;最后两句在抒情之外还与开篇形成呼应之势,使我们不禁叹服于诗人的妙思。

读罢《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我们也许能从清新活泼的语言中,感受到白居易闲行湖畔的怡然自得,感受到他对于杭州西湖的无限喜爱,正如他自己所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