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豆花不见豆,吃鸡不见鸡”,登上国宴的鸡豆花,不辣的川菜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5 09:36:12    

鸡豆花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也是入选国宴的菜品,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清末的《四季菜谱摘录》和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均有记载,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


“用新鲜的老母鸡、筒子骨、猪瘦肉、火腿等,经过冲漂、出水、清洗初步处理后,冷水下锅,中火煮沸后,再小火煨炖四小时以上,中途反复打净浮沫,并且锅盖不能盖严,目的是不让锅内产生压力,这样才以保持汤的清澈度。“ 和这样的清汤匹配的是川菜中的带着清奇淡雅风格的鸡豆花,凭精细见功夫,如另一道川菜中的开水白菜一样,以高雅清淡之味在川菜中占重要的一席。


袁枚《随园食单》中就写过“荤菜素做,素菜荤做”的料理手法,将荤料制成素形,口味做得素雅的荤菜做法,即人们所谓的“以荤托素”,鸡豆花就是荤托素的代表菜,虽然和《华阳国志》中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大相径庭,但鸡豆花在一些对传统川菜怀有情结的川人心中,它才是川菜的真正代表。

清汤是让鸡豆花变得贵气的重要陪衬

”川戏的腔,川味的汤“,川菜尤其讲究做汤,譬如清汤、奶汤、红汤、鱼汤、毛汤等,不同的汤有不同色特点,在川菜中,清汤以清澈见底,汤色清淡,味美新鲜而著称。清汤中的鲜味必须要有老母鸡的加持,老母生长时间长蛋白质累积才是促成鲜味的重要因素。


清汤的练成要素中一是扫汤,扫汤的目的也是令汤色清亮的一个重要步骤。如何扫呢?当鸡汤熬好之后,取一些鲜肉剁成肉茸,倒入微沸的汤锅中,肉茸在成熟的过程中,会吸附汤中的杂质,等成熟后,就全部浮在汤锅的表面上,用漏网捞出来扔掉。扫汤至少要两次,一次是红茸扫汤,也就是猪里脊肉剁成的肉茸,一次是白茸扫汤,也就是鸡脯肉剁成的茸。如果更讲究些,三次四次也是有必要的,二是在熬制汤中突显一个”坠“字,用大火将汤烧沸之后,捞去浮末,再用文火二到三小时,控制温度,并以火腿骨来提味。当清汤提炼出来之后,剁成泥状的鸡茸肉与清汤相汇,转换成绵密如云,形似豆花的鸡豆花上场了。


制茸和火候促成如细嫩柔滑鸡豆花


和开水白菜一样,鸡豆花的取材并不昂贵,开水白菜取的是白菜心,鸡豆花用的鸡胸肉,这两样食材都是可以轻松买到的。

将鸡胸肉处理成茸状是要费些功夫,先将鸡胸肉切块打茸,要用刀背慢慢敲,然后在此过程中要将筋络去除,最后将去除筋络的鸡胸肉要敲成泥状,这个步骤最为麻烦,我曾在家中试过这道菜,要慢慢地凭肉眼挑出来,耗时很久,但若不挑尽则口感不佳,出不了豆花的细嫩感。


去除筋络并剁成泥状的鸡茸与蛋清湿生粉盐来混合成米汤状,再入煮沸的清汤中搅拌转至小火,待锅内鸡茸慢慢凝聚如豆花状时就可以了,这其中还有”火候” 这种玄妙的东西的捧场,火候好像一门藏于锅灶之间的武功,有厨师之手下之功夫对火力的掌控,全凭意会,又不可言传。

以上步骤全部完成,以菜心和火腿丝来点缀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