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界定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进行明确和限定的过程。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商品”的内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外延: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涉及的对象范围,即所有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森林”的外延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等。
概念通常通过词语来表达,但概念本身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词语。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而不同的概念也可能用相同的词语来表达。
分类方式:
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概念可以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单独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对象,如“秦岭”;普通概念的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如“学生”。
集合与非集合: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同一事物个体组成的群体,概念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如“森林”;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如“树”。
正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以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如“学生”;负概念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如“非学生”。
实指定义法:通过具体实例来定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