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北京最美图书馆大比拼!C位出道的是谁?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榜上有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08:40:18    

北京高校里有很多超美的图书馆哦!

各大高校图书馆也偶尔逆天、刷屏!

小编选取了 10 所北京高校的图书馆

究竟哪个才是颜值与实力并重

谁才是你们心目中的最值得C位出道的呢?

北京大学




1998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李嘉诚捐资兴建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落成。新馆于 1998 年底投入使用,新旧馆总面积超过 51000 平方米,阅览座位 4000 多个,藏书容量可达 650 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



1999 年曾获首都建筑设计展当选十佳建筑,2000 年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舍历经变迁,新馆位于北大校园中心旧图书馆之前并与之相连。新馆的主楼和配楼分别采用了歇山顶和攒尖顶以及相应的外檐形象。



从整体到细节,都是努力在与仿古式环境的协调上和表现一定的时代感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清华大学图书馆由老馆、逸夫馆、北馆及文科、经管、法律、建筑、美术和金融等专业图书馆组成,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300余席,实体馆藏总量500余万册。




馆始建于 1911 年的清华学堂,1912 年建立清华学校图书室;1919 年 3 月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


1935 年 10 月至 1936 年 9 月,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教授曾任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1991 年 9 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的新馆落成,后被命名为 "逸夫馆"。



新馆位于清华园的中心区,由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曾多次获国家各类优秀建筑奖。新馆与 1919 年及 1931 年两次建成的老图书馆连成一体,成为校园中心地带最大的建筑。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 1909 年。1951 年,学校迁至现址,于是诞生了第二代馆。1953 年京哈两院合并,馆舍增为 4135 平方米,馆藏增加到 31 万册。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学校特色学科铁路交通为文献特色,收藏有较丰富、珍贵的铁路交通运输文献,如:清末邮传部第一次路政统计表、第一期交通官报;1911 年起交通部各铁路线职员录;铁路各线建设纪要等。



秋天的交大图书馆,韵味绝对不输香山、三里屯东五街、奥林匹克森林公公园等等。在这里,可以学习、可以赏秋,优哉!游哉!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 1937 年,前身是陕北公学图书馆,截止 2015 年 5 月,人大图书馆有两座馆舍,总建筑面积 5.6 万多平方米,藏书总量 350 万册,各种数据库 300 多种。





人大图书馆的美,兼有古韵与现代。不过最美在人。人大学生可是出了名的喜欢在图书馆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始于 1902 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于 1922 年建成第一座馆舍。



在 1931 年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图书馆并入和 1952 年私立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并入之后,于 1959 年又建立起一座馆舍。1989 年建成建筑面积近 2 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具有 " 信息黄埔 " 的美誉,其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邮电通信和电子学专业特色,尤其是世界上一些享有盛誉的电信专业书刊收藏较全,在全国堪称第一。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北京高校图工委等全国或北京地区重要的图书馆学术机构与团体中都有一席之地。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由学院南路校区图书馆和沙河校区图书馆组成,地上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为30501平方米。设有阅览区、信息空间、研讨室、多媒体视听室、报告厅、展厅、会议室和咖啡厅等。拥有2513个固定和506个休闲阅览座位、42个机位的信息空间、30间研讨室、2间多媒体视听室、1间3D打印室和1间非线性编辑室。




截至2017年底,拥有纸质藏书198万余册,订购中外文报刊千余种。



极具现代化的央财图书馆风格,一走进图书馆,浓厚的世界财经前线的气息迎面而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建于 1952 年。截至 2013 年底,馆藏印刷型书刊资料累计已达 275.9 万册。作为全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专业图书馆,馆藏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及工程学科特色,有关航空航天科技报告以及工程领域等方面的文献收藏齐全。



图书馆馆藏丰富,建构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根据学校发展的趋势,针对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大力加强了电子文献的建设。

北航的图书馆都透露着浓浓的有点风格,与他的地标建筑们一样,也透漏着北航人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由西馆(原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和东馆(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图书馆)组成。(2015 年值中国农业大学 110 年华诞之际,中国农业大学新图书馆正式破土动工)合并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 21665 平方米,阅览座位 2774 个。



藏书总量为 170 多万册,电子文献 147 多万册。馆藏文献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和农业工程文献为主体的文献保障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建立的以政治法律资料信息为重点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由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和昌平校区图书馆两个分馆组成,昌平校区图书馆有法渊阁和文渊阁两个馆舍。图书馆总面积为 20390 平方米。



两校区馆藏图书可通借通还。阅览室每周开放 94 小时,自习室每周开放 112 小时,网络资源全年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

法渊阁台阶上,是无数法大学子的匆匆步伐。法字墙,大天井,这里充满了法学与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