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某些性格确实是天生的,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但是孩子过于娇气和计较,就很有可能和父母平时的家庭教育有关。如果总是用哄骗孩子的手段教育孩子,却总是不执行自己的承诺,孩子自然就会变得挑剔难相处,不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1."四二一"的家庭组合模式
上有老下有小是现在大多数中年人的家庭真实写照。在这种"四二一"的家庭组合模式中,四个长辈,一个孙辈,孙辈自然就是老一辈的心头肉。家庭成员溺爱孩子和不顾原则的迁就孩子是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任性、矫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2.阻止孩子哭闹
有些父母,受不了孩子哭闹,于是就用哄骗的方式来阻止孩子哭闹。这类型的家长通常把条件谈得很好,孩子什么要求都能够满足,看似是在向孩子妥协。但是当孩子停止哭闹后,家长们会选择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不再想起自己的承诺。
3.父母工作忙,为了一时省事
教育孩子是一项漫长且艰难的"工作",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们通常会通过无理取闹或者任性的方式来寻求家长们对自己的关注。这个时候父母们会为了省事,采取哄骗的方式让孩子快速接受自己的条件,以期望达到自己快速教育的目的。
孩子年幼,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只是为了省事就用哄骗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变本加厉,更难管教。
1.失去信任
"宝贝,你乖乖把饭吃了妈妈等会就给你吃个冰淇淋!"每当孩子任性不吃饭,你却用这种招数哄骗孩子,如果孩子吃完了饭你给孩子冰淇淋就帮孩子养成了吃饭后必须吃冰淇淋的坏习惯;如果你不给孩子冰淇淋,反复多次之后孩子就会知道你在骗他。当很多事情家长都习惯性的用哄骗的手段去教育孩子,孩子就觉得家长不值得信任,慢慢地家长的话就会失去权威性,孩子就不会再配合家长的教育,下次再用这一招就没有用了。
2.失去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是孩子安全感最初的来源,也是最稳定的来源。这份安全感能够帮助孩子未来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品格。如果家长总是以哄骗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就意味着孩子内心的这份安全感崩塌,从而让孩子内心受到伤害。
3.形成错误的观念
明明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但最后却反悔。这种"欺骗"的行为在家长看来是一种缓和孩子情绪的好办法,但在孩子看来"啊!原来骗人也是正确的行为",这样就会给孩子形成一个错误的示范和观念,让孩子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之前就接受了错误的教育。
孩子任性、矫情起来确实很磨人,我想大多数家长采用"哄骗"的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诱惑和欺骗的教育方法看似简单有效,但负面效应也是随之而来的,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慎之又慎。
1. 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无理的要求
孩子矫情也是分很多原因的,并不是所有任性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家长要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正确地分辨孩子这样背后的原因,多和孩子交流、询问孩子的想法。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对于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及时满足孩子,并告诉孩子下次有需要就直接表达,而不是通过任性的方式。
但如果孩子的要求十分无理,那么家长不能因为宠爱孩子就无条件接受和妥协,即便孩子想用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要忍住脾气、控制住情绪,耐心地教育他。
2.白脸黑脸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无论是父母还是长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必须要统一态度。如果孩子任性妄为父母要求必须教育时,爷爷奶奶冲出来把孩子护在身后,偏袒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无疑会让孩子变本加厉,难以管教。
另外教育的孩子的态度前后也需要一致,不要一开始很严厉,但孩子一哭就举手投降。这样只会把你的"软肋"展示给孩子,让孩子抓住了你的把柄,再想要建立起家长的威信就很难了。
3.适当地不予理睬
对于孩子胡搅蛮缠的行为,采取沉默的方式应对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无非就是想让家长注意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家长越是不去关注他,他也会知道家长强硬的态度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动摇,自然就能静下心来好好地和家长沟通了。
4.阅读绘本或角色扮演
"你看这个小姐姐为了让妈妈给买布娃娃,躺在了商店的地板上,你说对不对?"通过带孩子阅读相关的绘本,帮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任性的行为。同时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在情景式的教育中直面这些任性的行为,这样能够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和思考,家长此时再进行缓和的引导,孩子的配合度会更高。
其实想让孩子听话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只不过有些方法比较"曲折、迂回",也没有那么快见效,但是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鼓励、夸奖孩子,孩子自然也能够欣然地接受家长正确引导。